血小板低有两种类型,一种是原发性血小板降低,另一种是继发性血小板降低。继发性血小板偏低的主要原因是治疗不当;而原发性血小板偏低多由免疫功能异常引起,主要采用免疫疗法治疗。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两种疾病的表现。
1、原发性ITP多发生在病毒感染或上呼吸道感染的恢复期,如风疹、麻疹、水痘、腮腺癌等。
患者血清中抗病毒抗体较高,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明显增高,故考虑为病毒抗原所致。发病机制可能是抗原-抗体复合物,包括病毒抗原和血小板 fc 受体,或者是病毒抗原与血小板膜交叉反应产生的自身抗体,损伤血小板并被吞噬细胞清除。
2、继发性ITP发病前常无前驱感染史,是由于自身抗体引起血小板结构抗原性改变所致。80%-90%的病史与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有关,其中95%是PalgG、23 PalgG和PalgM,少数起作用的是PalgA和pac。抗体直接作用于血小板膜的糖蛋白,少数起作用的是Gbib复合物,引起血小板缩短,缩短血小板寿命。它们的水平与血小板寿命呈负相关,脾脏已被证明是血小板抗体产生的主要场所。
孕妇血小板低怎么办?首先要在日常饮食中增加营养,多吃鸡、鸭、鱼、肉、奶及豆制品等,选择含铁较多的食物,也可以用炖鸡、花生等补血。如果实在没有办法提高血小板数量,快到临产时可以用丙种球蛋白治疗,往往能很快提高血小板。供卵试管怀孕对血小板有一定的影响,如果患有导致血小板下降的疾病,在供卵试管怀孕期间可能会复发或严重。
